欢迎进入四川省建培职业能力人才测评中心
 
 
注意:
1.查询证书需经权属人同意。
2.证书查询结果不得用于违背权属人意愿之用途。
建培直通车
建筑电工
挖掘机操作工
安全员
电焊工
装载机操作工
排水管道工
叉车司机
工程机械维修师
升降机操作工
材料员
资料文库
公路水路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

一、总体要求
(一)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进入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 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等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 方可进入。未经测定的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二)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 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等浓度可能发生变 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三)作业时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 术操作规定。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 配备漏电保护器。
(四)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应同时使用 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时, 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五)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 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 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六)因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 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 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七)作业人员进入和离开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均应准 确清点人数。

(八)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 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九)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 员的安全,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在醒 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十一)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施工,必须配备必要的 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二、重点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

(一)交通建设项目有限空间作业

1. 人工挖孔桩作业

(1)确需采用该施工工艺的项目须提前报建设单位审批。

(2)人工挖孔桩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水文地质复杂、 孔深超过 15m 的需组织专家评审。

(3)孔口四周设置不低于 1.2m 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警 示灯。

(4)山坡处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清除坡面上的危石和浮 土;存在裂缝的坡面或可能坍塌区域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及时清理孔口渣土,保持孔口高于地面 30cm;禁止安 全距离内放置重物或车辆通行,定期检查作业平台可靠性。

(6)孔内应设置护盖等防止物体坠落的设施,起吊设备应装设限位器和防脱钩装置;作业人员系安全带作业,无人时锁 闭孔口,安设盖板。

(7)应配备气体检测仪,班前及作业过程中每两小时检测 一次孔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并按方案对孔内进行通风换气; 孔内应采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使用防爆灯泡及防水电缆;配 备停电自动制动装置。

(8)每日班前检查吊机、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安全状况, 有损坏的及时进行更换。

(9)严禁临近孔口同时作业,必须跳孔作业。

2. 预制小箱梁作业

(1)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加强对内模的验收工作,定期 对内模机械传动构件或液压系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处于良 好工作状态。

(2)定期检查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安全状况,有损坏的 及时进行更换。

(3)积极采用液压内模或机械传动构件等新工艺,利用卷 扬机拖拽使模板自由收缩,降低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时 间。

(4)内模滑移应缓慢匀速,滑移时内模不准站人。

(5)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 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6)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要求时方可进行内模拆除。

(7)模板收缩前必须确认各活动段连接螺栓、定位销是否 拆除。

3. 隧道施工作业

(1)监理单位应按照“平安工地”建设要求及时开展安全 生产条件核查。

(2)施工单位应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 案,超过一定规模的需组织专家评审。

(3)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对围岩情况认真观察 记录,并及时反馈信息,根据围岩变化情况和监控量测资料及 时调整设计与施工方案。

(4)规范敲帮问顶,打眼、放炮、清渣及交接班工序,要 严格落实机械找顶,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严禁盲目施工。

(5)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及方案要求,风 机作业功率及风筒漏风率应满足施工需求;定期对洞内有毒有 害气体进行监测。

(6)根据现场围岩情况,按照设计图纸、变更资料进行初 期支护,钢拱架、仰拱要及时封闭成环,安全步距应控制在设 计及规范许可范围内。

(7)提高隧道机械化程度,鼓励采用多臂凿岩台车、拱架 台车、湿喷机械臂等设备。

(8)加强动火作业管理,严格动火审批程序,要对周边可 能造成火灾隐患的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二)公路养护作业

1. 隧道养护作业

(1)隧道养护作业应按规定设置养护作业控制区,一般应 在交通量较小时进行。

(2)隧道养护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工作服、反光背 心、安全帽、肩闪灯等防护用品。

(3)对养护机械、台架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应在机 械上设置醒目的反光标志,在台架周围设置防眩灯,显示作业 现场的轮廓。

(4)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横穿行车道,需要穿越行车道时, 应设专人指挥,仔细查看来车行驶情况,确认有足够安全距离 时快速通过。

(5)施工车辆在进出养护作业区时,应观察前后有无来车, 在安全情况下驶出或进入作业区。

(6)作业前应检查施工信号灯是否准确、明显,施工标志 设置是否规范。

(7)作业前应检测隧道内一氧化碳、烟雾等有害气体的浓 度及能见度是否会影响作业安全。

(8)涉及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带、安全帽 等安全防护用品。涉及单洞双向隧道高处作业时,应封闭交通。

(9)在开展日常养护作业时,应注意:隧道内路面宜以机 械清扫为主,清扫时应防止产生扬尘。机械清扫的时间应根据 车流量及天气情况而定,避免车流高峰及雨雾天气作业;侧墙 的清洁宜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采用湿法清洁时, 应防止路面积水,并注意保护隧道内机电设施安全;因清洗需 要喷涂清洁剂时,作业人员须佩戴口罩和防风眼镜,防止呼吸 道和眼睛感染;涂刷油漆时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身体 外露部位不得直接与油漆接触;沾有涂料或稀释剂的破布、纱团、手套和工作服等,应及时清理,不能随意堆放;隧道清扫 作业时,应同步开启通风设施。

(10)在开展小修保养作业时,应注意:隧道内动火作业, 应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操作;内装饰和侧墙等局部病 害维修时,作业人员应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操作 规程操作;对隧道衬砌局部破损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采取 措施保证养护人员安全;在养护维修明洞和半山洞时,要及时 清除山体边坡或洞顶危石,以防伤人;

隧道群路段(有两座或 两座以上间隔一定距离的隧道路段)养护安全作业,应按相应 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当警告区标志位于前方隧道内时,应 在前方隧道入口处增设警告标志。 2. 涵洞作业

(1)观察涵洞结构状况、通风情况、有害气体浓度、积水 情况,是否影响作业安全。涵洞清理作业时,应在通风效果良 好的环境下作业,若发现现场通风效果较差,应做好通风措施 后方可作业。

(2)涵洞、通道更换填缝料(沥青麻絮)时,作业人员要 预防高温烫伤;沥青加热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三)城市轨道交通有限空间作业

1. 作业前由施工负责人(责任人)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 业内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作业安全要求和应 急处置措施等。

2. 作业人员应对现场安全防护、个体防护用品、作业设备 的齐备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3. 应在作业现场设置围挡封闭作业区域,并在进出口周边 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

4. 作业人员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打开进出口进行自然 通风。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时应采取防爆措施。

5. 作业前 30 分钟内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使用气体检测 报警仪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6. 采取自然通风氧气含量不达标,有毒气体浓度仍高于接 触限值时,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

7. 通风后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检测结果 合格后方可作业;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必须继续进行通风,并分析可能造成气体浓度不合格的原因, 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8. 气体检测结果合格后,作业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前须佩 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与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安 全带、安全绳、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照明灯和对讲机等。

9. 监护人员负责作业现场警戒,不得脱离岗位,与作业无 关人员不得进入警戒区内。应随时保持与作业人员的双向联络, 如作业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用品失效、 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监护人员或作业现场负责人下达撤离命 令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安全的情况发生时,应立即中断作业并尽 快撤离。

10. 当有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应持续进行机械通风。 11. 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现场人员清点人员和设备,确保 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料具遗留后,关闭进出口,恢复现场环境 后安全撤离作业现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同仁路199号4楼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九点至晚6点
Copyright©2022-2023 四川省建培训职业能力人才测评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5859号-1